积极实施 规范运作 海盐村级慈善帮扶基金实现全覆盖 去年2月以来,海盐县慈善总会在认真总结八团村特困救助会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认真制订方案,采取有力措施,乘势推进,在全县农村全面掀起了推广村级慈善帮扶基金、争创慈善村的创建热潮,改革措施得以付之实践,慈善募捐实现大突破、慈善事业实现质的飞跃,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至11月底全县9个镇(街道)共105个行政村、农村社区全部建立村级慈善工作站,农村村级慈善帮扶基金覆盖率达100%。至今,全县捐款个人高达76833人(户)次、捐款企业、单位达2701家(去年12639人、1019家),全县共募集慈善资金1927万余元,其中村级慈善帮扶基金1110万余元。 1、领导重视,多方联动,齐抓共推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作为一项涉及全局的阶段性重要工作来抓,主要体现为三个“两”,即出台了两个文件、建立了两个领导小组、召开了两次大会。 出台了两个文件:县十四届政府第五次常务会议上专题听取汇报、讨论通过实施方案,“两办”下发了《推广创建村级慈善帮扶基金实施意见》和“竞赛活动”通知两个重要文件。 建立了两个领导小组:县里专门成立了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县村(社区)慈善帮扶基金推广工作领导小组和竞赛活动评审领导小组。 召开了两次大会:9月5日召开了 “海盐县全面推广村级慈善帮扶基金动员大会”,11月1日召开“心连心”慈善募捐活动动员大会对全面推广创建村级慈善帮扶基金进行再动员、再推进,两次会议县四套班子领导都出席,县委书记沈晓红强调发展村级慈善事业是夯实慈善工作基础的一项重要改革性举措 各镇(街道)和村(社区)领导班子积极响应,迅速统一思想,形成共识,都把创建村级慈善帮扶基金作为服务民生、推进基层慈善事业发展、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有力措施来抓,建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并召开各类会议进行部署和发动。 创建活动成功与否,归根结底取决于抓落实。作为这次创建工作的具体落实者和实施人——各镇(街道)慈善分会领导、各村(社区)领导班子对这次活动的重视程度,对创建结果起到最终决定性作用。在这次创建活动中,镇(街道)慈善分会的同志深入各村(社区)进行动员指导,与村(社区)领导共同认真制订工作方案和措施,深入企业,面对面的做宣传动员工作。各村(社区)领导班子充分认识到这是一个能更好地为村民办实事的平台,不仅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还以身作则、率先带头捐款作表率。 许多县级部门、单位及领导干部在组织单位“心连心”慈善捐款的同时,积极向联系、结对村(社区)及家乡村级慈善帮扶基金捐款。沈晓红书记、章剑县长等县领导身体力行,在“心连心”慈善捐款的同时,还向联系村的村级慈善帮扶基金捐款,领导的身体力行再次引领带动了整个创建工作。从而,使整个创建工作形成了各级领导重视、多方联动、齐抓共推的良好局面。 2、周密部署,多措并举,稳步推进 建立村级慈善帮扶基金是慈善工作格局和工作机制的一次重大改革,所以必须精心筹划、周密部署,尤其是制订创建方案一定要慎之又慎,符合实际,切实可行。所以,总会用了三个月时间研究制定工作方案:一是学习取经。专程去宁波市江北区等地学习考察;二是调研摸底。深入镇(街道)、村(社区)、企业,摸清所有基础数据,特别是慈善总会成立以来全县每个村每年的救助数据,并通过深入走访各级领导、政协委员、企业主、基层群众,专门召开研讨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三是制定方案。集多方经验,结合海盐实际,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制订符合海盐实际的工作方案。起初,根据面上情况,我们确定了分三年三步走的实施步骤,后来根据全县面上极大多数镇(街道)、村(社区)形成了迟动不如早动的共识,以及针对市慈善总会下达了12月10日前的先行先建扶持激励政策的情况,我们将三年三步走的工作方案及时调整为11月30日前全县农村实现全覆盖。 为了使面上工作规范有序、顺利迅速开展,在整个推进过程中,县、镇两级慈善组织着力做好示范引导、激励扶持、指导督促三方面工作,把创建工作不断引向深入。一是示范引导。县、镇(街道)两级分别选定试点,示范引导。二是激励扶持。为了激励扶持各村(社区)创建工作,县里出台了三个激励扶持文件,以激励活动迅速深入推进,激励先进引领。在省、市、县下发“竞赛活动办法”的基础上,又出台了两个激励扶持政策,一个是慈善资金的激励扶持政策,对在11月30日之前,创建实现全覆盖镇(街道)的村(社区)和创建成省、市、县级“慈善村”的,分别给予一次性一定额度的激励资金,以充实村级慈善帮扶基金。另一个是工作经费的激励扶持政策,对2012年11月30日之前创建实现全覆盖的镇(街道)及创建成省、市、县“慈善村”的村(社区)由县财政给予一次性工作经费补助。有关镇(街道)相应采取了符合本地实际的激励扶持政策。有效激发了村(社区)创建积极性。三是指导督促。总会专门编辑《村级慈善帮扶基金宣传资料》,汇编省、市、县文件和村级慈善工作站工作规则,以及村民代表会议决议、倡议书等各种参考材料,分发到基层,对面上工作进行指导。为了深入推进村级慈善帮扶基金建设,总会、分会分别多次召开村级慈善帮扶基金创建工作交流和推进会,交流工作经验,分析进展情况,通报各镇(街道)、村(社区)募捐进度,督促各镇(街道)、村(社区)狠抓进度,在全县形成比工作热情、服务水平,比农户参与率,比募捐进度的良好氛围。 各村(社区)领导班子按照工作要求和程序,深入细致排摸分析慈善资源,认真制订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分工,主动上门与企业主、村民沟通动员,并召开村企共建座谈会、村民代表大会、党员会议、村民小组长会议进行宣传、发动、部署,使整个创建工作有条不紊稳步推进。 3、全面发动,深入挖潜,广泛募捐 创建村级慈善帮扶基金既是慈善工作格局、募捐方式的创新与突破,更是慈善触角向基层延伸,宣传“人人可慈善,人人能慈善”、强化全民慈善理念、发展全民慈善的有效途径。在整个宣传发动过程中,全县上下特别注重发动的广泛性、全面性,要求做到三个“不留死角”即宣传引导不留死角,激活慈善资源不留死角,整合慈善资源不留死角。从而,使今年的慈善募捐活动成为县慈善总会成立以来最广泛的一次募捐,从城镇到农村,从企业单位到个体工商户,从县级单位到村民小组,从机关干部到普通农户,纷纷积极参与、奉献爱心。 通过召开各类座谈会、研讨会、动员会和面对面沟通,通过印发“村级慈善帮扶基金”宣传资料、“发展基层慈善、创建美丽乡村”宣传折页和慈善专题简报,通过嘉兴日报和海盐电视台、广播电台、海盐手机报,海盐新闻网等媒体和慈善网站,及时向社会公布捐赠名单、数量,报道工作动态,宣传典型,对创建活动起到了极大的舆论推动作用。同时,各镇、村(社区)向广大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挨家挨户发送“募捐倡议书”,并将慈善工作手臂延伸到本村在外发展的成功人士以及结对联系部门单位,激发他们积极报效家乡,伸出援手支持联系结对村的慈善事业。 在做到宣传引导不留死角的同时,各镇(街道)、村(社区)还充分激活、挖掘、整合慈善资源,涌现了不少先进典型。 如:西塘桥街道一马当先,早在今年3月,人大工委在开展代表活动时,就组织学习了省慈善总会有关创建村级慈善帮扶基金的精神,动员来自企业的县人民代表为创建村级慈善帮扶基金作贡献。之后,该街道来自企业的县人民代表都主动与所在村联系,与所在村(社区)签订慈善冠名捐赠协议。 金霞化纤有限公司在每年冠名捐助“爱心书香”项目13万元、今年9月为八团村慈善帮扶基金捐赠18万元的基础上,又分别为企业所在村、文明共建结对村捐赠2万元和1.5万元。通元镇法喜寺向通元村慈善帮扶基金捐款2.5万元。 县卫生监督所向开发区刘庄村捐款20000元,县住建局向澉浦镇澉南村捐款10000元,县审计局胡玉明局长向家乡捐款2000元。 通元镇浦漾村63岁的老党员陈市军捐出省吃俭用积存下来的1000元;澉浦周松庆家两个女儿经慈善“帮你圆大学梦”助学走上工作岗位,刚摘除“低保户”帽子不久,一家人感恩图报捐款700元;远在深圳创业的秦兴村人姜王华,得知家乡正在募集慈善帮扶基金,立即汇款2万元委托朋友捐到社区慈善帮扶基金。 通过各级领导重视,精心实施,全面发动,实现了从“少数人慈善”到“全民大慈善”的飞跃。全县有6万多农户参与捐款,全县农户参与捐款率达到65%。募集资金最多的村达68万余元。 回顾总结我县村级慈善帮扶基金创建之所以能成功,我们深深体会到,主要取决于: 一是找准一条路子。 慈善事业是一项大众的事业,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人民慈善人民办,办好慈善为人民!只有发动广大人民的力量来办慈善,走全民慈善、面对面捐助的道路,我县慈善事业的道路才能越走越宽,越走越远。创建村级慈善帮扶基金实行“村募村用”,就是发动全民慈善,实行募捐与救助直接见面的一种好形式,得到了广大企业家、个体工商户、村民的拥护和欢迎,真正走出了一条顺应潮流、合乎民意、切合农村慈善事业发展的路子。 二是结合两项中心工作。 今年我县推出“五百一千”进村入企走访服务活动和“美丽乡村”建设两项主题工作,而推广创建村级慈善帮扶基金正是慈善事业服务于这两项中心工作、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举措,创建活动的开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文明村美丽乡村建设、村规民约的执行都是有机结合的。首先建立村级慈善帮扶基金,为村民提供了一个参与慈善事业的平台,使广大村民在参与中提升思想道德水平,使乡村内扶贫帮困、尊老爱幼、邻里互助蔚然成风,从软件上促进了美丽乡村建设。其次,推广村级慈善帮扶基金、创建慈善村,有可能建设与广大村民利益密切相关的慈善公益项目,满足民生需求、改善村庄生态环境,可从硬件上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同时,这也正好与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相符合,只要我们紧紧围绕这个大局,一切从老百姓的利益出发,创建活动就一定会继续深入持续顺利地开展下去。 三是重视整个创建过程。 在推广创建过程中,不只是着眼于创建活动的结果,成立了几个村慈善工作站,创建了几个慈善村,募集到了多少资金,而是更注重整个创建过程慈善理念的宣传教育和国民素质的提高。我们更重视的是有多少民众在这过程中接受了慈善、理解了慈善、参与了慈善。为此,我们重在大面积的宣传教育,重在全过程的思想动员、舆论引导、信息沟通。实践证明,我会重视整个过程、紧抓宣传教育这个做法是正确而有效的,全县105个村农户平均参与率高达65%以上,部分村更是高达90%以上,农民参与慈善的意识和积极性明显提高。虽然村民个人捐款少的只有5元、10元,但捐赠不分多少,更主要的是在于有了一份慈善之心,有了一种大爱的思想境界,这种思想境界就是我们募捐的长效源头,是慈善事业心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海盐慈总 柏莉凤) |